2014年伊始,在春节假期周期影响下,产业呈现明显的波动态势。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减速明显,产业增加值、销售产值都进入一个新的低速增长区间,通信设备制造业结束高速发展,产业亟待挖掘新的增长点。产业出口形势急剧恶化,对产品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产业存在提质增效压力陡增、新的产业增长点尚未确立、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堪忧等突出问题,面临国际市场和内需市场增长有限、新增长点机遇窗口出现、跨界融合引发企业竞争格局深刻变革等形势,预计第二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仍将维持低速增长,但政策效应有待集中爆发。一是产业增速加速放缓,产品增速分化明显。1~3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2.2万亿元,同比增长9.0%,较去年同期和前年同期分别回落3.6和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与去年同期和前年同期基本持平,分别增长-0.2和0.1个百分点,较工业平均水平领先2.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出现分化。一方面,微型计算机和手机等整机产品增速继续下降,1~3月全行业共生产微型计算机7973.6万台和手机3.9亿部,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8.9和5.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集成电路和彩电产量明显上升,分别生产200.5亿块和3132.1万台,增速同比上升11.4和7.1个百分点。此外,移动通信基站成为第一季度产品增长的最大亮点,增幅高达151.1%。二是主要行业增速下滑,光伏LED细分领域表现良好。通信设备制造业仍然引领产业发展,但较去年增速迅速下降。1~3月,通信设备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增长18.8%,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下降6.2个百分点。在4G牌照发放的正面影响下,移动通信基站呈现超过150%的超高速增长,有望拉动未来移动通信终端增长。受全球市场结构调整的影响,微型计算机和彩电等成熟产品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增速降低。1~3月,家用视听行业和计算机产值增速分别为3.0%和1.3%,下降6个和8.4个百分点。在细分领域方面,集成电路行业增速波动较大,1~2月较去年同期下降27.6个百分点,但1~3月逆转增长,高出同期水平11.4个百分点,后续扶持政策的出台有望持续拉动产业增长。光伏和LED行业逆势增长,运行态势良好。据海关统计,1~3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额为3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7%。据中国半导体照明/LED产业与应用联盟统计,近期LED应用受到市场认可,龙头企业普遍满产,已有多家企业开始新增设备扩大生产。三是进出口形势严峻,出口市场呈现诸多新特点。受上年基数较高以及打击对港虚假贸易等因素影响,第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增长由正转负,外贸形势严峻。1~3月,进出口总额28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出口16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进口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4个百分点,低于2013年同期44.5个百分点。1~3月,出口额增速比2013年同期和2012年同期分别减少39.2和15.5个百分点,与2013年各季度比分别下降39.2、30.3、26.1和2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显现一系列新特点。电子器件行业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速270余个百分点,一度保持高速增长的通信设备行业出口额增速减少14.2个百分点,家用视听行业出口额扭转自去年3月以来的连续负增长局面,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首次呈现负增长。四是行业效益探底新低,部分企业经营困难。2014年1~2月,全行业实现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0%,全行业实现利润率2.2%,低于工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成为自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1~2月,主营业务成本增长6.2%,高出收入增速0.3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0.3元,高出工业平均水平5.1元,高出去年同期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