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把增强电子基础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平板显示做大做强,不仅对提振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而且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几乎从零开始建立起一个规模宏大的TFT-LCD产业,目前已建和在建的生产线已经达到21条,并形成了北京、四川、广东和江苏4大产业基地。2012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到700多亿元,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水平大幅提高,使中国大陆逐步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TFT-LCD生产地。可以说,平板显示产业具有极其显著的投资与产业拉动效应,能够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引擎。
正因如此,实施平板显示工程,必须推动平板显示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为了扩大产业规模,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为代表的大陆面板厂商投资了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预计到2015年,中国大陆将有9条8.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年产能达到5000多万平方米,成为全球第一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基地。而我国平板显示要想真正做强,还需要面板企业掌握新型显示的工艺技术、制造技术,并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这对促进和扩大信息消费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快速增长的终端信息消费需求将为平板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撑和动力。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消费的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市场规模达到了1万亿元,同比增长61%。以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件是电视、电脑和手机等显示终端的核心部件,各种显示终端所需要的液晶屏将直接或间接带动数千亿元的年产值。而终端信息消费需求日益扩大,对我国液晶面板的供给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但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日本和韩国逐步弱化液晶,这为我国扩大产业版图提供了契机。在液晶产业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中国大陆面板厂商更应该乘胜追击,对液晶面板产业高度重视。
第二,平板显示产业不仅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而且在促进就业等民生问题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投资一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极大地拉动上游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偏光片、元器件设备等配套产业发展,而配套产业是否完善,也是液晶产业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据测算,2016年之后,我国TFT-LCD产业每年至少需要250吨液晶材料、1.0亿平方米基板玻璃(含彩膜用玻璃)、1.0亿平方米偏光片、5000万平方米彩色滤光片、十几亿平方米光学薄膜、几亿背光源组件以及数以亿计的驱动IC等,其总价值将接近千亿元。如此巨大的产业规模不仅拉动经济效益增长,而且对于提振内需、带动就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三,产业升级需要依靠消费升级来推动,对于平板显示产业而言,信息消费技术创新加快,也将促进新一代显示技术升级。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这使得低温多晶硅、金属氧化物、OLED等技术逐步成为主流。因此,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必须加快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取得突破,才能够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地位和市场话语权得到实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