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高端智能机市场饱和论在业内流传,缘起三星、HTC这两家全球主要高端手机制造商的财报未达预期。随即,科技博客Mashable评论人称,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如今已经渐趋饱和,而一些低端手机和新兴市场则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她引用了一些投行对两家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价,认为业绩未达预期的主要原因是高端机型销售不理想。
这一观点在国内媒体中不胫而走。对此,三星和HTC没什么反应,毕竟公司盈利健康,只是业绩未达预期而已。反而,国内手机制造商有些坐不住了,如果高端饱和,我们情何以堪?他们为摆脱有量无利润的窘境,正绞尽脑汁打入高端市场,并认为仍有空间。
高端手机成红海?
7月6日消息,三星和HTC最近相继发布了2013年第二季度初步财报,两家手机厂商的市场表现均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两家手机厂商最近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不容乐观,这让人不得不心生疑问,智能手机会不会重蹈PC的覆辙?PC行业曾在经历了连年的繁荣期之后已经在近年转入低迷阶段,而如今智能手机市场也已经显出了后续无力的疲态。沃伦认为,三星和HTC低于分析师预期的财报就是最好的证据。
三星和HTC的业绩到底有多糟糕?根据HTC的季度财报,虽然净利润同比下滑了83%,但环比第一季度已有大幅度的增长。至于三星,第二季度的运营利润达历史新高,约83亿美元,也算是一份靓丽的财报。只是在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中,HTC的回暖应该更给力;三星的表现应该更出众,所以有了未达预期的说法,而沃伦也是以此为理由,提出了高端手机市场出现饱和的论调。
这种说法被翻译并进入国内后,迅速被各类媒体转登。一时之间,原本只属于少部分用户的高端手机市场仿佛变成了红海消费者需求削减,竞争激烈。
苹果三星仍是利润垄断者
尽管财务指标未达预期,但坐拥净利润的三星和HTC显然并不在意所谓高端手机饱和论。相反,国内手机商有些坐不住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品牌手机商市场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稍微有些品牌的手机商,都想做高端市场。高端不等于高价,但总比低端手机强。他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硬件更新换代加速,现在做低价智能机越来越像产业链上的搬运工,量看着很大,但赚不到钱。
这种情况在目前国产手机第一梯队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的身上尤为明显。来自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显示,整个第一季度中,苹果和三星仍然是利润的垄断者,两大品牌占据了手机整体市场超过97%的利润。剩下只有不到3%,留给了包括中华酷联在内的其他品牌。
前一段日子,媒体都在报三星股价下滑,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的消息。上述手机品牌负责人称,自己和几个同行开玩笑称,这毕竟反映了三星的基数之大,而我们连个市值大幅度蒸发的机会也没有。
所谓高端,国内、外有别
国产机走量不赚钱,早已不是新课题。而整个行业已几乎达成共识,只有发力高端,提高单机毛利率,才能走出困境。今年以来,中兴的子品牌Nubia、酷派的双网双待顶级智能机、联想的K900、华为的P6,走的都是冲击高端的路线。他们不惜血本营销,目的是撕开高端市场的口子,寻找一片立足之地。产品或品牌,其中一项达到高端的境界,后面的路就会好走得多。所以沃伦所谓的高端智能机市场饱和论,他们很难接受。
不过在手机行业咨询公司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看来,国外科技媒体和国内品牌上对高端一词的理解有偏差。国外提到的高端只包括很少的几款机型,他们的售价在人民币4000元以上,配置强悍,品牌知名度高、美誉度强。但国内厂商所说的高端大都只是指工艺和配置。杨群称,从这两方面考虑,这些手机确实能被称为高端,但一般3000元是一道分水岭,国产手机的工艺再好、配置再高,也很难跨过去。也因为如此,苹果三星HTC的高端和中华酷联的高端,并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