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86)010 63308519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全球前20名光伏组件企业2013年Q1占70%
来源: fbe-china.com作者: Kenny Fu时间:2019-11-16 23:19:51点击:7449

产业整合促使中国供货商得以扩张海外版图,但日本和美国市场仍为当地供货商所领导。

根据NPDSolarbuzz最新发行的光伏组件季度追踪报告ModuleTrackerQuarterly指出,全球前20名光伏组件供货商在2013年第一季度占全球组件总出货量的近70%。

光伏制造厂商间的持续整合为领先的一线组件厂带来机会。NPD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表示,全球前20名组件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在过去几个季度持续增长,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58%提高到70%。

随着光伏产业持续呈现终端市场全球化,一线光伏组件供货商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增加市场占有率,尤其是中国前十大一线组件供货商,例如英利(YingliGreenEnergy)、天合(TrinaSolar)、阿特斯(Canadiansolar)、晶科(JinkoSolar)和昱辉(Renesola)等。

中国光伏组件供货商持续主导全球供应端,在过去的四个季度里全球41%的组件出货来自中国前十大组件商。新兴的中国一线厂商,如晶澳(JASolar)和海润(HareonSolar),过去专注在电池片的制造,也增加了光伏组件的出货而获取不少市场份额。

廉锐补充道,在部分有着强劲的当地组件厂商或是光伏政策特别优厚的国家,中国前十大组件供货商还未能占据领先地位。像是在美国和日本光伏市场,其国内的组件制造商仍居于该国组件出货量的前几位。

在过去的四个季度,美国的组件供货商FirstSolar和SunPower为美国市场组件出货量的前两名。在日本,其国内供货商Sharp,Kyocera,Panasonic和SolarFrontier过去四个季度的出货表现也优于中国竞争者。

不同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欧洲、中国、澳大利亚和其他新兴光伏市场均由中国一线光伏组件供货商主导。以澳大利亚为例,在过去四个季度有将近50%的组件供应来自五家中国一线组件厂,以天合为首,其后是昱辉、尚德、阿特斯和中电光伏。

欧洲的一线组件供货商如Conergy和SolarWorld,仍然以其高品牌知名度和较高价的特性主打欧洲和北美光伏市场。但是此一策略的代价却是全球市占率的萎缩。以全球前20大组件供货商的出货量中所占比重来看,这两家供货商的合计比重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10%衰退到今年第一季度仅有7.5%。

尽管光伏组件的价格在全球各主要终端市场高低互见,2013年第一季度前20大一线组件厂的平均销售单价稳定在2012年第四季度的每瓦0.76美元左右,而2012年第一季度时均价在每瓦1.03美元左右。

2013年第一季度组件价格的稳定主要得益于终端市场区域的变化,来自日本高售价市场的强劲需求阻止了全球平均价格的下跌。然而不同地区的价格仍有较大差异,另外不同的组件技术类别也会导致销售价格的不同。

贸易争端和本地生产奖励政策正对组件出口到各终端市场形成了诸多限制,所以在未来几季,一线组件供货商在制订全球布局策略时,将更加重视供货商在各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和的差异化销售价格定位。

> 相关阅读:
> 评论留言:
热门推荐
联系地址: 北京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A19 企业邮箱:steve.zhang@fbe-china.com
©2019 版权所有©北京中福必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公安备11010802012124 京ICP备16026639号-3